來源:信網
3月2日訊2016年是國家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生態建設更是科學發展的重中之重。為加快森林林地建設,十三五期間嶗山區將加強森林撫育,計劃制定和施行嶗山區森林撫育管理規劃,逐步完成森林撫育工作,確保生態安全。
生態補植 提升森林覆蓋率
嶗山區將對全區的純林、殘次林、景觀性差林帶以及火燒跡地和松材線蟲病伐除跡地進行林相改造與生態補植,重點對城鎮周邊、嶗山路、濱海大道、世園會周邊、午山等區域范圍內的山地實施林相改造與生態補植。
嚴格控制破壞地表植被的開發建設活動,防治水土流失。通過封山育林,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裸巖山體治理,增加森林植被。進一步完善濱海公路、嶗山路、王沙路、李沙路的綠色林網建設,同時對城區的新建、續建、建成道路進行綠化提升。
推進水系林網工程,在河流兩側建設生態景觀防護林帶,水岸綠化率達到95%以上。加強村莊綠化工程,盡量使用鄉土樹種,營造節約型農村園林。爭取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0%左右。
加強城區綠化建設
大力實施城區主要道路及河道綠化景觀建設,不斷擴大綠化面積,提高城區綠化質量。
在城市道路兩側增綠添彩,打造特色鮮明、生態穩定的道路綠化景觀;依法監督新建居住區綠化建設,大力推進老舊小區綠化改造;以橋體、橋下空間綠化為突破點,推行實施城區立體綠化建設;加快推進濱水景觀區及綠道體系建設,構建覆蓋城區的整體綠色景觀廊道。
“十三五”期間,新增公園綠地約200公頃、防護綠地約100公頃、街頭綠地約100公頃,新增王哥莊片區道路綠地55公頃,進一步完善區域綠化設施配套,打造“人在花園里、城在綠樹中”的園林生態城區。
推進河道生態修復
實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設,在水庫、塘壩及其周邊進行綠化林帶建設,并規劃在河道堤頂路面外側設置10-30米寬的綠化帶。
按照“一河清泉水、一條經濟帶、一道風景線”的模式,實施曉望水庫等9處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設畢家南山、北宅科北山水保林;實施大河東流域下游濕地護岸工程,逐步恢復和改善水土流失區生態環境;實施自然河道治理工程,實施暉流河等35條其他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實施馬鞍子社區排水溝、磚塔嶺社區排水溝等70項排水溝治理工程;完成河流生態廊道建設,使河水變清,兩岸變綠,初步實現城區河流自身生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