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朗汀與您說說中國的立體綠化:近幾年來,全國各地大小城市的園林綠化單位都對如何在本地實現城市立體綠化進行研究和探討,有些城市還進行了不少實踐,立體綠化得到了較大發展。下面以深圳、上海兩個城市為例,介紹目前我國城市立體綠化的發展情況。
深圳較早開展立體綠化的是華僑城,當時主要是一些建筑物的屋頂綠化和陽臺綠化,如華僑城建設指揮部的屋頂花園和華山村住宅小區的陽臺綠化。
1996年起,開始在公共綠地大面積地推行立體綠化,首先在深南大道的福田立交和北環大道的北環立交開始試種,然后推廣到全市24座立交橋。1996年,深圳種植爬山虎和薛荔等4萬株,覆蓋面積達3萬m2。1997年,立交橋種植爬墻虎和薛荔等達15萬株,覆蓋面積13萬m2。1998年,24座立交橋立體綠化覆蓋率已達100%。
以后種植數量逐年增加。對城市立交橋的側面、干道的邊坡和擋土墻進行立體綠化等,種植種類也從單一到多樣化。到2002年,深圳的40多座立交橋、部分護坡和人行天橋立體綠化已接近100%,綠化面積達42萬m2,各種攀援植物數量近50萬株。
上海對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進行了不少有益的實踐,并取得一定成果,城市生態環境面貌得到明顯改觀。市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從1998年的2.98m2提高到2001年的5.56m2,綠化覆蓋率從19.07%提高到23.82%。
立體綠化是上海近年來園林綠化發展的新熱點,園林綠化單位進行了研究和嘗試,如植物種類的引進和篩選,墻面綠化和墻面貼植技術的研究以及高架路立柱綠化的適用植物篩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