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地下鐵道發展迅速,各發達國家擁有百萬以上人口的大都市,大都修建地鐵來緩解和改善交通緊張狀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數量劇增,交通擁堵的情況在我國大部分城市都可以見到,而修建地鐵對于改善城市交通環境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今年來,全國各大城市地鐵數量日益增多,截至2018年10月,中國已開通的城市地鐵(以首條軌道交通開通時間排序)有 36 個。
地鐵作為現代城市的動脈,不但是城市的交通樞紐,更是承載和演繹城市精神與文化的重要公共空間。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市民對城市公共空間的環境要求和藝術需求逐步提升??焖侔l展中的地鐵建設,也給城市生態建設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和創造空間。地下通道、站臺、走廊都成為彰顯城市特色文化的場地。
深圳地鐵7號線車公廟地鐵站文化墻上,清晰得展示了自古至今交通工具的變革。
合肥地鐵一號線銀屏巷站地下通道墻面上掛著包公臉譜,既體現了京劇臉譜文化,又傳達著包秉公執法,剛正不阿的精神。
上海新天地地鐵站的主題文化長廊展示中國共產黨成立發展的艱辛歷程。
地鐵車站不僅是軌道交通系統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同事也是城市景觀空間新元素和聚焦點,是展現城市人文特色以及城市面貌的重要舞臺,更是現代城市建設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而地鐵口,作為地鐵的出入口,更是有門面的作用。地鐵口的生態景觀直接影響了整個地鐵站的整體效果。
地鐵口人口密集,人流量大,增加地鐵口的綠化面積能提升地鐵口空氣質量,改善地鐵口環境衛生,美化地鐵口環境。但是城市地鐵口空間小,如果平面綠化面積過大,會占用城市空間,阻礙人行。
就如這位人大代表所說,有效便利地增加地鐵出入口處的綠化面積的途徑之一u,便是加裝草坪屋頂或者在外墻上增加立體綠化。
“城市綠化一大發展趨勢,就是拓展建筑物、高架立交、地鐵站點等區域的綠化空間。可以達到改善局地氣候、緩解熱島效應、美化城市的效果?!蹦暇┦芯G化園林局副巡視員說,該局首次在地鐵站點建設立體綠化,包括地鐵浮橋站、和平公園站、鼓樓站、漢中門站、常府街站、草場門站、玄武門站、雞鳴寺站、奧體東站、云南北路站、模范馬路站、大行宮站、興隆大街站等。
這便是南京的奧體東站和興隆大街站的外墻。管理處根據季節變化,更換不同景觀的植物花卉,形成顏色各異的彩帶圖案。這種垂直綠化植物墻,因地制宜,墻面做立體綠化,大大節約了平面綠化的空間,實現了文化在景觀中脈動,自然在生活中隨行。
另外,在地鐵口周圍,合理地擺上一些綠化花箱,栽種綠植,也是很受歡迎的綠化形式。地鐵出站口的位置,考慮景觀效果和疏散人群,適宜的預留綠地,避免空間過于郁閉、壓抑。
小巧的綠化花箱,搭配當地應季的植物,也能大大提升地鐵口的生態景觀。
地鐵出站口綠化景觀應該具有地域特色,體現地域建筑風格,造型簡潔大方,色彩與周邊環境相協調,滿足遮雨、通風、排水等基本功能。以安全、識別性強、美觀為基本原則,通過城市設施藝術化的手法,適當結合地域元素,與地鐵站地下空間公共藝術設計統一協調,共同打造自然生態地鐵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