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設計以突出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為原則,根據不同植物對基質厚度的要求,通過適當的微地形處理或種植池栽植進行綠化。屋頂綠化植物基質厚度根據植物類型的不同而異,地被植物一般在10-30cm;灌木一般在30-50cm;小喬木一般在60以上,要考慮到屋面的承載能力,大喬木一般很少運用在屋頂綠化上。利用豐富的植物色彩來渲染建筑環境,適當增加色彩明快的植物種類,豐富建筑整體景觀。植物配置以復層結構為主,由小型喬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組成。本地常用和引種成功的植物應占綠化植物的80%以上。
簡單式屋頂綠化(www.mindliness.com)
綠化以低成本、低養護為原則,所用植物的滯塵和控溫能力要強。根據建筑自身條件,盡量達到植物種類多樣,綠化層次豐富,生態效益突出的效果。
植物選擇原則
遵循植物多樣性和共生性原則,以生長特性和觀賞價值相對穩定、成功的植物為主口滯塵控溫能力較強的本地常用和引種以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等為主,有條件時可少且種植耐早小型喬木,原則上不用大型喬木。
應選擇須根不發達的植物,不宜選用根系穿刺性較強的植物,防止植物根系穿透建筑防水層,選擇易移植、耐修剪、耐粗放管理、生長緩慢的植物。選擇抗風、耐早、耐高溫的植物。選擇抗污性強,可耐受、吸收、滯留有害氣休或污染物質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