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虹口新聞傳媒中心
近日,有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在內環高架、南北高架的橋柱下,增加了一盆盆藤蔓植物,點綴了城市原本的灰白色。作為2015年度的市政府實事項目,內環高架、南北高架橋綠化工程一直受到廣泛關注,“披綠”后的橋柱不僅提升了人們的視覺感受,還改善了城市環境。
而早在10年前,本區的綠化部門就已著手將綠色植物“扶上”部分輕軌和高架橋柱。經過十年的精心養護,當年的灰白橋柱已經綠植成蔭,大大提升了虹口城區空間美感。
十年“添綠”源于區域特點
在三號線虹口足球場站的一段輕軌下,綠化養護工們正沿著橋柱搭起腳手架,對綠植進行修剪。“這次主要加裝尼龍網片和安裝抱箍,因為這一段橋柱植物長得特別高,所以還要加裝限高網片。”區綠化管理事務中心工程師李智華向記者介紹這次綠植修整的目的。
李智華告訴記者,由于虹口區域內橋柱較多,早在三號線輕軌開通時,區綠化市容局就利用這個特色,以橋柱為載體開展“添綠”工程。之后,這種立體綠化的概念逐步推廣到虹口轄區內內環、南北高架以及軌交四號線的橋柱上。
橋柱綠化還有吸附灰塵、降低PM2.5、減少噪音、吸收廢氣、增加空氣濕度、減少熱島效應等功能,同時能節約土地空間,為城市環保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季變景 養眼更養心
“這個綠化可以的!”家住西江灣路的何老伯連連肯定,直豎大拇指。“你一定要夏天再來看看,到時候這邊柱子上開滿紅色的花,真的很漂亮!”何老伯對橋柱綠化的點贊,也是本區綠化部門精心打造、細心護理的結果。原來在種植之初,綠化專家們就考量了軌道交通、高架橋柱不同類型的立地條件,結合栽植密度、植株規格和植物種類習性等因素,精心設計了綠化實施內容。金銀花、常春藤、油麻藤……隨著季節變化,橋柱會呈現出不一樣的景致。
目前,虹口一共有軌交三、四號線和內環、南北高架橋綠化的柱子569根。橋柱綠化建設讓居民們在出行時收獲了一份看得見的美景。